• 更新时间:2015-01-06T09:34:09
  • 竹茹

      中药竹茹,别名又叫青竹茹,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、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。全年均可采制,取新鲜茎,除去外皮,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,或削成薄片,捆扎成束,阴干。前者称“散竹茹”,后者称“齐竹茹”。本品为卷曲成团的不规则丝条或呈长条形薄片状。宽窄厚薄不等,浅绿色或黄绿色。体轻松,质柔韧,有弹性。气微,味淡。具有肺热咳嗽;烦热惊悸;胃热呕呃;妊娠恶阻;胎动不安;吐血;衄血;尿血;崩漏的功效。

   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

    竹茹的功效

      【性味】 甘,凉。
      1.《别录》:"微寒。"
      2.《药性论》:"甘。"
      3.《纲目》:"甘,微寒,无毒。"
      4.《药品化义》:"味苦,性凉。"
      5.《本草再新》:"味甘辛,性微寒,无毒。"
      【归经】 入胃、胆经。
      1.《本草经疏》:"入足阳明胃经。"
      2.《药品化义》:"入胆、胃二经。"
      3.《本草经解》:"入膀胱、脾经。"
      4.《本草求真》:"入肺、胃。"
      5.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肺二经。"
      【功能主治】 清热,凉血,化痰,止吐。治烦热呕吐、呃逆,痰热咳喘,吐血,衄血,崩漏,恶阻,眙动,惊痫。
      1.《别录》:"主呕畹,温气寒热,吐血,崩中溢筋。"
      2.《药性论》:"止肺痿唾血,鼻衄,治五痔。"
      3.《食疗本草》:"主噎膈,鼻衄。"
      4.《本草蒙筌》:"主胃热呃逆,疗噎膈呕哕。"
      5.《纲目》:"治伤寒劳复,小儿热痢,妇人胎动。"
      6.《本草正》:"治肺痿唾痰,吐血,妇人血热崩淋,胎动,及小儿风热癫痫,痰气喘咳,小水热涩。"
      7.《本草述》:"除胃烦不眠,疗妊娠烦躁。"
      8.《本单再新》:"泻火除烦,润肺开郁,化痰凉血,止吐血,化水血,消痈痿肿毒。"
      【用法用量】 内服:煎汤,1.5~3钱。外用:熬膏贴。



     

    竹茹竹茹


     

    竹茹的作用

      1.治哕逆:橘皮二斤,竹茹二升,大枣三十枚,生姜半斤,甘草五两,人参一两。上六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橘皮竹茹汤)
      2.治妊娠恶阻呕吐,不下食:
      青竹茹、橘皮各十八铢,茯苓、生姜各一两,半夏三十铢。上五味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半,分三服,不瘥,频作。(《千金方》)
      3.治妇人乳中虚,烦乱呕逆,安中益气:生竹茹二分,石膏二分,桂枝一分,甘草七分,白薇一分。上五味,末之,枣肉和丸弹子大。以饮服一丸,日三夜二服。有热者倍白薇,烦喘者加柏实一分。(《金匮要隙》竹皮大丸)
      4.治产后虚烦,头痛短气欲绝,心中闷乱不解:生淡竹茹一升,麦门冬五合,甘草一两,小麦五合,生姜三两,大枣十四枚。上六味以水一斗,煮竹茹、小麦,取八升,去滓,乃纳诸药,煮取一升,去滓,分二服,羸人分作三服。(《千金方》淡竹茹汤)
      5.治大病后,虚烦不得眠:半夏(汤洗七次)、竹茹、枳实(麸炒,去穰)各二两,陈皮三两,甘草一两(炙),茯苓一两半。上为锉散,每服四大钱,水一盏半,姜五片,枣一枚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(《三因方》温胆汤)
      6.治伤暑烦渴不止:竹茹一合(新竹者),甘草一分(锉),乌梅两枚(椎破)。上三味,同用水一盏半,煎取八分,去滓放温,时时细呷。(《圣济总录》竹茹汤)
      7.治肺热咳嗽,咳吐黄痰:竹二青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      8.治小儿痫:青竹茹三两,醋三升,煎一升,去滓,服一合。兼治小儿口噤体热病。(《子母秘录》)
      9.治妇人病未平复,因有所动,致热气上冲胸,手足拘急搐搦,如中风状:栝楼根二两,淡竹茹半升。上以水二升半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作二、三服。(《类证活人书》青竹茹汤)
      10.治齿龈间血出不止:生竹茹二两,醋煮含之。(《千金方》)
      11.治黄泡热疮:真麻油二两,青木香二两,青竹茹一小闭,杏仁二十粒(去皮、尖)。上药入麻油内,慢火煎令杏仁黄色,去渣,入松脂(研)半两,熬成膏,每用少许擦疮上。(《济生方》竹茹膏)

    竹茹炮制

      1.净制:除去杂质。
      2.切制:除去杂质切揉成小团,将竹茹中的碎末,过粗箩,收集粗粉。
      3.姜汁炒:取净竹茹,加姜汁拌匀,置之不理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,取出,晾干。每斤竹茹用生姜3两。
      4.姜汁焙:取净竹茹,加姜汁拌匀,稍闷,压平,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焙至两面显黄色焦斑,取出,晾干。每竹茹100kg,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。
      5.炒制:先将锅烧热,放入麦麸,炒至冒烟,加入竹茹翻炒至黄色,筛去麦麸即可。每竹茹10kg,用麦麸2kg。
      6.砂制:取竹茹抖去灰渣,加飞朱砂细粉1%兑水适量搅匀后,喷晒竹茹,至染成均匀红色,晒干。

    竹茹的药理作用

      1. 增加尿中氯化物量:有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作用;

      2.增高血糖:此外,还有增高血糖作用。

      3. 抗菌作用:竹茹粉在平皿上对白色葡萄球菌、枯草杆菌、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蓖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。

    竹茹的食用方法

    竹茹做法指导

      1. 痰热壅肺,咯痰黄稠者,可用鲜品与黄芩、瓜蒌、贝母等相配,以增强清肺化痰之功。
      2. 凡妊娠初期,恶阻呕逆有热者,可与枇杷叶、陈皮、半夏等配伍,以清热止呕。
      3. 凡内热扰宫,胎动不安者,可与黄芩、苎麻根等合用,以清热安胎。

    食用方法

      《宋?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竹茹汤
      【处方】 橘红(净去白)、人参、白术、麦门冬子(去心),各一两;白茯苓、厚朴(姜汁制),各半两;甘草一分。
      【炮制】 上为粗末。
      【功能主治】 治妊娠择食,呕吐头疼,眩运颠倒,痰逆烦闷,四肢不和,并宜服之。
      【用法用量】 每服三钱,水一盏,生姜五片,入竹茹一块,如弹子大,同煎至七分,去渣服之。
      【摘录】 《宋?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      《医心方》卷二十二引《集验方》:竹茹汤
      【处方】 青竹茹9克 生姜12克 半夏15克 茯苓12克 橘皮9克
      【制法】 上五味,哎咀。
      【功能主治】 治妊娠恶阻,呕吐不下食。
      【用法用量】 用水6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分二次服。
      【备注】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,现据《医心方》卷二十二引《产经》补。
      【摘录】 《医心方》卷二十二引《集验方》

     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三:竹茹汤
      【处方】 竹茹20克 干地黄12克 人参 芍药 桔梗 川芎 当归 甘草 桂心各3克
      【制法】 上九味,哎咀。
      【功能主治】 治妇人汗血、吐血、尿血、下血。
      【用法用量】 用水2升,煮取600毫升,分三次服。
      【摘录】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三

  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四:竹茹汤
      【处方】 竹茹15克(新竹者)甘草7.5克(锉)乌梅2枚(捶破)
      【功能主治】 治伤暑,烦渴不止。
      【用法用量】 上三味,用水220毫升,煎取180毫升,去滓,放温服。
      【摘录】 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四

      《普济本事方》卷四引(孙兆方):竹茹汤
      【别名】 干葛竹茹汤(《医学入门》卷七)。
      【处方】 干葛90克 甘草22.5克 半夏22.5克(姜汁75毫升,浆水200毫升,煮耗一半)
      【制法】 上药为粗末。
       【功能主治】 治胃热呕吐。
      【用法用量】 每服15克,用水300毫升,加生姜3片、竹茹9克、大枣1枚,同煎至150毫升,去滓温服。
      【摘录】 《普济本事方》卷四引(孙兆方)

      《经验各种秘方辑要》:竹茹汤
      【处方】 姜半夏 陈皮 苏梗 广藿香 炒子芩 麸炒枳壳 酒炒白芍各3克 茯苓4.5克 竹茹1.5克(重姜汁炒)
      【功能主治】 治妊娠恶阻。
      【用法用量】 河水煎服。
      【摘录】 《经验各种秘方辑要》

      《医心方》:竹茹汤
      【处方】 青竹茹9克,生姜12克,半夏15克,茯苓12克,橘皮9克。
      【功能主治】 清热化痰,和胃止呕。主痰湿化热。(妊娠呕吐)
      【用法用量】 为粗末,水煎服,分2次服。
      【摘录】 《医心方》

    竹茹的禁忌

      胃寒呕吐及感寒挟食作呕者忌用。

    竹茹图片

          
      

    竹茹1竹茹1

      

    竹茹2竹茹2

     

    竹茹3竹茹3

     
      

    竹茹4竹茹4

      

    竹茹5竹茹5

      

    竹茹6竹茹6

    上一篇白豆蔻 下一篇大蓟

    推荐词条

    更多>>

    精彩词条

    更多>
    海马图片
    海马海马介绍   「中文学名」海马   「拼音」 Hái Mǎ   「英文名」sea horse   「拉丁学名」Hippocampus ke[查看]
    金银花图片
    金银花介绍   「中文学名」 金银花   「拼音」Jīn Yín Huā   「英文名」FLOS LONICERAE   「拉丁文名」Loni[查看]
    火龙果
      火龙果,别名又叫:红龙果、青龙果、仙蜜果、玉龙果等,是仙人掌科、量天尺属量天尺的栽培品种,攀援肉质灌木,具气根。分枝多数,延伸,叶片棱常翅状,边缘波状或圆齿状[查看]
    百香果
      百香果,别名又叫:鸡蛋果、西番莲果、洋石榴、紫果西番莲、藤石榴、土罗汉果、芒葛萨等,为西香连科植物鸡蛋果的果实。草质藤本,长约6米;茎具细条纹,无毛。叶纸质,[查看]
    神曲
      中药神曲,别名又叫六神曲,呈方形或长方形的块状,宽约3厘米,厚约1厘米,外表土黄色,粗糙;质硬脆易断,断面不平,类白色,可见未被粉碎的褐色残渣及发酵后的空洞。[查看]
    荸荠
      荸荠,拼音读:Bí Jì ,别名又叫做:马蹄、乌芋、地栗、地梨、[查看]
    龙葵
      中药龙葵,别名:龙葵草、天茄子、黑天天、苦葵、野辣椒、黑茄子、野葡萄,为茄科茄属植物龙葵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收,鲜用或晒干,注:少花龙葵分布于南部各省,也做龙葵[查看]
    亚麻籽
      中药亚麻籽,别名又叫亚麻子、亚麻仁等。为亚麻科亚麻属植物亚麻的干燥成熟种子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,再晒干。本品呈扁平卵圆形,一端钝[查看]
    锁阳
     中药材锁阳,又叫做不老药、琐阳等,锁阳多年生肉质寄生草本。一种寄生植物,野生于沙漠戈壁,在零上20℃生长最宜,生长之处不积雪、地不冻。有补肾润肠、治阳[查看]
    地榆炭
     中药材地榆炭是将净药材地榆或切制品置热锅内,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、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,喷淋清水少许,熄灭火星,取出,晾干的炮制方法。地榆炭的功效[查看]